Web3融资之道:派系消融与标签化趋势下的投资博弈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Web3世界中,融资与政治选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,都需要建立关系网络。早期我们天真地以为只需专注产品开发和社区交流就足够,后来才意识到还需要结识行业重要人物、寻找机构支持、与做市商合作等。

这个声称要"重塑全球交易体系"的新领域,同样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各种派系和阵营。过去曾有传言称,项目首发选择某交易平台后,可能会影响在其他平台的上市机会;与某投资机构合作可能会影响其他投资方的态度。不过,随着行业逐渐成熟,这种派系之争在利益面前正在逐渐淡化。毕竟在头部平台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,其他平台只有抱团才能分享剩余的市场份额。

人们倾向于给事物贴标签,以便快速理解和区分。在Web3领域,这种标签化更为明显,包括市值、行业类别、功能定位、投资方背景等。这些标签有助于快速建立对项目的初步印象,了解其特点和所处阶段,管理投资预期。

例如,获得某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项目往往会被认为有上市潜力;而得到顶级风投青睐的项目则可能被视为行业领先者。这些标签背后其实是品牌溢价效应,为项目提供了想象空间。

Meme的传播逻辑也类似,常常依托于广为人知的"叙事"或"IP"。选择大众熟悉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出发点,可以降低传播门槛。通过意见领袖的推广,逐步扩散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。

人性使然,当看到越来越多人参与并获利时,旁观者也会逐渐产生兴趣。尤其是当那些有影响力的KOL或高净值人群都在谈论某个机会时,更容易引发普通投资者的跟风心理。

Web3就像一个永不落幕的造梦工厂,人们不断寻找下一个机会。而站在舞台上的"造梦者"们则竭尽全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投资。

尽管大家都明白最终要回归价值投资,但人性中的逆反心理使得许多人仍然希望能在这个市场中逆天改命。于是,投资者往往会经历从质疑到尝试,再到全身心投入,最后可能遭受损失的循环。

我们所能看到的所谓风口,很可能只是"造梦者"刻意营造的幻象,而财富效应则是诱使人们接受这个幻象的诱饵。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Web3世界中,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,理性看待每一个所谓的"机会"。

MEME4.52%
IP11.84%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5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割肉艺术家vip
· 15小时前
抄作业比开发难多了
回复0
夹心饼干哥vip
· 08-06 01:21
本质还不就是圈子文化
回复0
Liquidity_Ninjavip
· 08-06 01:09
行业内卷严重了
回复0
元宇宙的包租婆vip
· 08-06 01:04
圈子太小了还玩这套 呵呵
回复0
PebbleHandervip
· 08-06 00:58
圈子还是圈子 连装都懒得装了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